可以搜到:产品、技术、资料、新闻、检测、企业、视频
本文是《T&C失效系列》的最后一篇。
对于漏水,常见结果通常有以下几点:
# 端子锈蚀 # 电压降增大 # 回路不通 潜在失效原因分析:(注:本文所说的密封塞,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signal wire seal,单线密封塞。) 1. 导线与密封塞不匹配 这里面通常有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确实是密封塞和导线的线径超出了密封塞所匹配的范围,这通常是产品工程师的粗心造成的,这还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 二是,虽然导线的线径在密封塞的匹配范围之内,但却不是密封塞所规定的线规,大家都知道,不同国别标准的导线,在其导线的芯线参数和外被参数上,都存在着差异的。比如连接器要求使用德标线,而线束厂此时又没有这个规格的德标线,用近似线径的日标去替代它,可能后面就会漏水的隐患。虽然这个问题比较少见,但还是存在着一定出问题的几率,而且更具隐蔽性。所有当使用的导线不是连接器所规定的标准导线时,请务必小心,一定得经过方面验证才行。当然我们是不推荐这样的操作方式的,最好还是按照要求的导线去使用。但目前的状况是,混用还是相当的普遍。
2. 不正确的密封塞选择
这个也是误配,跟上面一点类似,这是考验产品工程师基本素质的时候。通常大厂的连接器都会给定其匹配的密封塞料号,只要细心,一般都不会出错。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线束厂从成本考虑,擅自去挑选别家的密封塞去代用原厂件—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验证,这种现象在后续生命周期中,出问题的几率也是不小的。但是由于通常我们的车辆保修期也就两三年,所有后面出的问题,很多也就没有反馈给供应商,做索赔处理,以至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没有问题发生,从而也就不是很关注这一点了。3. 端子压接不合格 这个在漏水问题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压接时,端子刺破密封塞。这个很好理解,一旦密封塞颈部被刺破,就有漏水的可能性,虽然起密封作用的主要是靠密封塞环形裙部;而且在端子插入连接器中时有对密封塞拉扯的作用,就会加剧破损。
B. 压接时,端子包覆密封塞成不规则形状。一般对压接时,端子对密封塞的包裹,一般要求呈圆型,为了就是能够让密封塞紧密的、均匀的贴合导线与连接器孔穴,否则,就有潜在漏水的可能。
4. 密封塞破损
上面第三点也提到了破损的问题,那是由于压接时,端子刺破。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可能导致密封塞破损的情况: A. 密封塞划伤 这个问题一般发生在自动压接机的导轨处,尤其是新制作的导轨;另外一个风险工序,是在搬运。这两处,都要做好保护。
B. 装配中破损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密封塞的材质是含油的,这主要是为了起到润滑的作用,使装配时,更容易将端子植入连接器。可是有些密封塞如果一旦出现含油量少,或者线束厂在压接后在缓冲区放置太久,造成油挥发掉了一部分,那么在后面植入连接器的过程中,端子拉着密封塞的颈部进入连接器孔穴,阻力就会变大,不使用辅助工具的时候,就很容易将密封塞颈部拉破。如果你发现同一个连接器的相同线径的密封塞在端子已经植入到正确的锁止位置之后,密封塞高高低低,那么就要当心这个问题了。
5. 连接器承受过大振动 在有水的环境中,当连接器承受了比它所能承受的更大的振动时,那么漏水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A. 实车振动比标准更大 在某些国产发动机上,在某些频率下,振动实测值大于规范中的值,此时连接器进水,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B. 连接器用错了地方 我们都知道,每个连接器都是由它自己的振动等级的,这是连接的固有属性之一,如果将低振动等级的连接器用在了高等级振动的地方,这样的话,时间可能不用太久,问题就很容易暴露出来了。
6. 导线虹吸
这个原因,可能有些同仁比较陌生。虹吸原理,大家都应该知道,在此就过多赘述了。这个原因在车辆上,通常是指,连接器的密封塞,包括导线的和连接器对接面的密封性都没有问题,但是水通过导线芯线之间的空隙进入了公母连接器对配后的空腔内,进而导致端子出现问题。那么这个问题,通常是由于导线另外一端的防水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既然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了,那么解决起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7. 线束设计问题
A. 胶带缠绕尺寸不合适 这个问题,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如果胶带缠绕距离连接器未必太近,导线就会对端子产生拉力,从而压缩密封塞而导致漏水。这个问题,不能小视,漏水只是它的一个不良后果而已。
B. 线束上距离连接器最近的第一个固定点距离到连接器太远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由于振动引起的,由于固定点远了,而导致加在端子上的力(导线的质量*振动加速度)就大了,从而对密封塞的压缩量也就更大了,从而使漏水变成一种可能。
C. 连接器尾部导线弯折角度过大 这一点的原因,其实跟原因7. A,是类似的。其本质都是导线给予了端子应力,尤其是多孔位连接器,这个应力很可能很大,与原因3不同的是,胶带缠绕影响的还只是连接器两侧的端子,而连接器尾部导线弯折角度过大,影响的却是所有的端子,其影响更大。
但另外一方面,这一点,却是更难以解决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在三维布线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一旦样车都出来了,再想改就难了。